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新闻中心

News

分类>>

繁花,并不漫长的季节

2024-05-20 21:59:01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一)

昨晚,沪语版的《繁花》在卫视开播。

没看。

此前,普通话版播放已经引起热议,

我还是没有兴趣看。

不是对这部片子有偏见,

我只是这些年习惯不看电视剧了,尤其在电视机前。

遇到感兴趣的,

可去B站拉片。

我读过《繁花》小说的一部分,

没有读完,因为故事并不是我感兴趣的,

我只是对金澄宇使用“沪语写作”感兴趣,

果然挺有意思的,

甚至能读出一点儿“半文半白”的感觉。

平日更喜欢看他的散文。

小说《繁花》,

至今在豆瓣上的打分还是8.6分,

说明确实是一部优秀的作品。

当然,“茅盾文学奖”已经是一种充分的肯定了。

(二)

正是因为小说很优秀,

我就更不愿意去看荧屏里的改编。

因为小说里的人物塑造,

通过写作者的笔触,

很容易刻画得很全面。

再加上读者的想象,

更会把人物刻画得几近完美。

反观荧屏里的人物,

形象上就难以完全符合你的想象,

言谈举止也不会完全符合。

如果说看过的影视作品人物中,

可以平替代文学作品经典形象的,

好像只有六小龄童扮演的孙悟空跟我想象得基本一致。

就像看这部《繁花》,

感觉演员都不错,

但表演都有些浮夸,

因为我的印象中,

上海人很少这样“吵吵闹闹”的。

当然,

我也没接触过90年代“大户室”里的上海人。

(三)

身边的上海人,

对这部《繁花》的评价也有差别。

比如妻的堂哥,

因为从小就住在剧中故事发生的地段至80年代末,

所以他喜欢通过观看这部剧,

回味一下自己过往在那里发生的事。

但我浦东的同事,

却对剧中的情节无感。

他也解释说,虽然同在上海,

但生活在不同区域的上海人,

做事风格、行为方式还是有着不小的区别的。

我能理解这两种观剧后的感受。

就好像我看《漫长的季节》,

剧中那个年代,

正是我三个姐夫中两个下岗,

尤其三姐还病休在家,

她家就是“双职工”下岗,

日子艰难是可想而知。

所以每每看到剧中巧云的家庭困顿,

看到因骤然失业带给“桦钢人”的错愕、无助,

都让我很容易共情。

时代的一粒砂,

就是普通人的一座山,

然后就是波及上中下三代人的时代悲歌。

(四)

王家卫的《繁花》,

果然很王家卫。

把90年代初的上海,

拍出三十年代的感觉。

但这个也不必较真,

毕竟那是一种文学环境设定,

不是纪录片。

另外还有一种可能,

在那个年代的上海,

在我们大多数人已经进入梦乡的时点,

上海的黄河路就是那种灯红酒绿的样子,

那就是“阿宝”的“小时代”。

(五)

现在网络往往有这样一个情绪?

20世纪80年代,

是文学的最好时代。

而20世纪90年,

是经济的最好时代。

90年代,

正是我初中高中直至大学毕业,

我对她的印象,

是各种价值观激烈碰撞的年代。

财富积累,道德滑坡。

马克思早年就说过,

任何社会进步,都将以道德沦丧作为必然代价。

我们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正是在上海浦东,

说出了“想更解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

于是上海90年代初,

股票出现,

造就了一部分人的暴富。

贫富差距的分化,

让拜金主义变得天经地义。

后来再像股票那样,

成就普通人财富梦想的,

就要等到十年后的房价飙升了。

金澄宇在《繁花》中写道:

踩错了,万劫不复;

踩对了,逢凶化吉;

每个人都在等下一个风口。

href=""

搜索

平台注册入口